间:2024327

  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宾馆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朱烈滨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

         周福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2场

今天上午,我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办了全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暨“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把“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志愿服务总队再次带到凉山,带到基层,通过专家义诊、医学咨询、健康科普,深入凉山州医疗机构进行带教查房、业务讲座,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深入基层,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次集中示范。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人民群众在基层就医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不断提升。

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是创造性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我们将以人员下沉为核心,全面推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积极落实好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措施,分层有序做好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支援工作,多措并举激发上级医疗机构下沉优质资源的积极性。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推进医疗志愿服务,守护群众健康。

我们请来了: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先生;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先生;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先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先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福德先生。

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光明日报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凉山是2023年时“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的第一站,并在此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请问“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各地有没有仿照推出地方版“名医走基层”?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像我们这个行业当中的“时代楷模”“最美医生”层出不穷,已经有上千位“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以及各地的卫生健康先进典型组成了卫生健康行业的群英谱。

我们觉得典型要选树好,要宣传好,要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2018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号召先进典型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的活动。在去年2月,我们也在凉山“三下乡”活动上成立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我们的总队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队员为卫生健康先进典型代表。成立这个总队,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这一品牌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也加强对地方和专业领域的指导联动,这样可以形成品牌矩阵,也让医疗志愿服务能够做到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可以说“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开展以来,我们先后成立了像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的小分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分队,我们有多名“最美医生”以及“中国好医生”,他们以个人的名字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分队。我们也带动四川、河南、新疆、宁夏、广东等先后启动了“万名医护下基层”“健康中原行”“边关万里行”“健康山海情”“健康岭南行”等志愿活动的品牌,现在各省还有多支分队正在筹备中,今年我们将在全国重点推出这项工作。以外,像天津也开展了“好医生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队”、河北有“重走白求恩路”、山东有“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湖北有“健康科普达人基层行”等等一些品牌活动,他们都结合当地的一些实际,为群众送去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谢谢。请继续提问。

四川观察记者

现在我们国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大医院的专家支援和帮助基层的工作,我想请问我们四川在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

感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们精准对接老百姓健康服务需求方面主要抓了三件事。

第一是注重防与治的结合,以全省欠发达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还有一些脱贫的县为重点,每年我们统筹选派5000余名专家人才开展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每年我们选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000余名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组织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医生,全省11万余人成立家庭医师团队近3万余个。临床医师、健康管理师等四师协同,对辖区居民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第二是注重优质便捷,在持续优化408家互联网医院服务的基础上,省上建成了互联网总医院,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52.8万人次,网络复诊578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658.34万单。年底前,我们将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网总院和分院,实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数据共享和业务无缝衔接,形成跨机构、跨区域互联互通格局。

三是注重“降本减负”。规范互认检验报告单模板、互认标识和质控标准,省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1191家,2023年互认785.59万例次,同比增长16.86%,为患者节约费用6.3亿元。

人民日报记者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近年来,基层老百姓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特点?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等方面作出了哪些尝试和探索?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基层卫生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河南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顺应群众需求和基层发展需要,研究印发《河南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连续两年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强化村卫生室运行经费保障两个方面发力,通过线上线下双途径培训17余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组织了16.37万人参加年度能力考试;为全省5.88万个村卫生室拨付基本运行经费2.67亿元,实现了行政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我们还积极推动落实“乡聘村用”(也就是乡镇卫生院聘用人才,村卫生室使用人才)政策,财政补助7900多名乡村医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开展因病返贫监测对象大病专项救治,排查30种大病患者15.52万人,救治率达到99.8%。在所有村卫生室张贴“健康素养知识66条”,村医将预防保健知识融入日常医疗服务中,并以农民画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促成群众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更加注重自我健康。

中新社记者

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精神卫生服务,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比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获取心理健康科学信息是否便捷、有利于认知和情感发育的良性刺激够不够丰富、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卫生和教育资源能否有效提供等,这些都是更加需要关注的方面。

因地制宜开展服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第一,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探索具有当地特色、容易被各年龄段、各类人群,包括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接受的科普形式与途径。同时通过对当地儿童青少年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学校教师来开展培训,持续扩大知识覆盖面、强化触达的效果。

第二,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试点探索建设特色“心理友好校园”“心理友好乡村”。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快乐成长,有效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与偏见、管理社交媒体依赖和校园欺凌这样一些问题,激励各方尤其孩子的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第三,强化多方协同的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学校等合作,建立跨部门、跨机构,比如学校、跨医疗机构等等的心理健康服务联盟,以及城乡衔接的绿色就医通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分层的进修和针对性短期培训。定期组织心理义诊等活动,提高对未成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来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远程亲子互动的机会,开展重点关注儿童的远程动态心理状况监测与分析,以及在线会诊、培训等。

谢谢大家。

中国卫生杂志记者

江西是革命老区,省内山区较多,省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较明显,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偏弱。那么,江西省在保障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

谢谢中国卫生杂志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江西全面落实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保障边远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

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设置,重点推进产权公有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应建尽建。采取巡诊、派驻等方式,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动态清零。监测脱贫人口患大病、重病情况,及时提供救治、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二是提升乡村健康服务供给。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30家、基层特色科室300个。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基本标准以上1362家,占比80.31%。

三是兜住健康乡村建设网底。落实村医多渠道补偿机制,去年下达村医岗位补助及养老生活补贴8835万元。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一方面通过面试将符合条件的40名已招录大学生村医纳入专项编制保障,另一方面面向2023届相关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发布263个招聘岗位需求,并对录用人员落实编制保障。

四是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大力实施“15+3”健康江西行动,开展健康中国省域样板区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善乡村健康环境。全省共建设健康县区41个、健康社区919个、健康村镇1577个,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谢谢。

新华社记者

“万名医护走基层”开展一年时间了,已经成为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品牌活动。请问活动开展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可以固化成为制度和机制?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年以来,四川全省志愿服务活动场次近万场,参与专家、志愿者4万余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200万人,为群众节省看病费用一亿元。

首先是组建“四级队伍”。即组建“省总队、市(州)支队、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小分队”四级队伍,志愿服务团队每队大约是10至30名,志愿服务小分队每队是5至10人,省总队、市(州)支队分别达1400余人、1.1万余人。

其次是坚持“三大原则”。即坚持“一结合、两并重、三包片”三大原则,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坚持支援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能力、直接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重,坚持国家委在川和省级医疗机构包片区、市级医疗机构包市域、县级医疗机构包县域的原则。

三是建立“四项制度”。即建立“专项保障、任务规划、监督考核、引导激励”四项制度,派出单位为志愿者购买意外险并承担相关费用,省级示范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市(州)组团走基层每月不少于1次,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将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职称晋升、评先创优的参考依据。

四是做好“四个衔接”。即与成渝地区双层经济圈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分级诊疗相衔接,依托志愿服务推动人员、技术下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周福德医生,我们看到媒体报道,您说作为医生是一种信仰,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我们知道医生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忙。想请问下您,是什么带动您多次去基层进行志愿服务?以往的基层志愿帮扶经历,给了您什么样的启发和收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福德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很多临床医生从做医生那一天起,就立志做大医生、一名能够为人民服务的医生。这意味着不仅要不断增长医术,还要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基层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在志愿服务中,通过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带去希望和帮助,这让我更加感受到做医生的价值和意义。

国家卫健委“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22场中我参加了13场。在到基层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包括参与医疗援疆等工作,我也学习到很多基层医生好的临床经验。例如,去年我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带教查房中,就学到一个当地处理急性肾炎的本土经验。曾经在兵团支援的时候,也学习到了口腔护理的经验。

除了经验积累,基层医疗志愿服务也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我亲身感受到了基层医生们的敬业与付出,感受到当地群众的朴实和真诚。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多次组织我们到于都、会宁、古田、瑞金、延安等革命老区开展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这些都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名医走基层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非常典型的一种形式。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当地民众的健康素养?如何让这种短暂的交流留下更深远的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志愿服务很重要的就是要贴近群众需求,针对各地群众需求和地方疾病谱特点,有效调配专家资源,促进义诊学科分布更广、针对性更强。志愿服务队队员来自各个学科领域,每次活动安排一出,“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们踊跃报名,他们主动调配自己门诊的时间,就是都不耽误,有的为了参加我们的工作,利用自己的周末在所在的医疗机构加号,为患者服务。他们都千方百计的来挤出时间,不辞辛苦,志愿为基层群众服务。

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面对面的健康讲座和咨询解惑,不仅向群众讲授健康知识,也介绍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我们一些专家在基层开展义诊的时候,也多次发现一些群众有时候罹患了一些比较重的疾病,但是由于当地的条件或者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些专家能够及时地发言,我们有很多专家都有这样的经验,这些年我们也相继开展了面向儿童青少年的预防近视、心理健康、预防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

志愿服务队与当地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每一次名医走基层之后,全国各地的大专家会跟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建立起更加广泛长远的工作联系,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比如我们在进村入户的时候,我们都会请签约村医一同前往,这样能够更加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也让村医掌握更好的诊疗思路和用药方案,这是专家手把手的来教。现场义诊的时候也是采取“1+1”模式,也就是每位志愿服务队队员身边,当地都会安排一位医生,或者是县医院的医生或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介绍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因为有地方的方言或者是民族语言等等,帮助沟通,实际上也相当于对这些医生开展了一次近距离的现场教学。我们志愿服务队走进当地的主要医疗机构开展带教查房,病例讨论,能够帮助解决多发病、疑难病的一些诊疗问题,很多队员也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像我们此时此刻,今天上午参加志愿服务队的专家们就在凉山州的一些医疗机构开展带教查房,通过这些来进一步畅通转诊渠道,持续帮助提高诊疗水平。谢谢。

 

健康报记者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方面做了很多特色尝试。请您介绍一下,在这一方面,河南省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为更加有效地提高百姓的健康素养,河南还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一直以来,河南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7年的10.21%提升至2023年的30.33%。主要是:

一是以科普促提升。打造以《开箱!健康宝藏》为核心的“豫健”系列品牌工程和全媒体宣传矩阵。在河南卫视黄金时段和河南日报开设健康栏目,立足河南常见病、多发病,邀请院士、国医大师等权威专家讲权威科普,融合养生、饮食、运动等元素,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健康知识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易掌握,贴近群众。

二是以活动促提升。扎实开展健康促进321活动、“健康中原行”、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等品牌活动,立足面对面的健康讲座推动健康知识传播。特别是我们通过科普大赛引导更多的医务人员投身科普活动,将科普大赛的成果转化为“健行河南·科普惠民”志愿行走进养老院、企业、学校,反响强烈,受到普遍的欢迎。

三是以融合促提升。我们将健康促进与精神文明、爱国卫生、全民健身,以及科学素质的提升相融合,强化全社会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理念的认同。特别是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纳入到文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指标,每年开展健身指导员和乡村医生“双千”培训,借力推动、借平台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基本医疗和健康促进条例》,以健康河南行动等为总抓手,强化健康环境营造,进一步夯实农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持续提升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江西省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已经上线,该系统将在基层医疗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

江西省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是由省里安排专项资金,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统一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运维,于今年1月17日正式上线运行,全省所有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共享共用,共联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37家、村卫生室18112所,实现了大型省直医院和部分市县级医院直接对接,形成了覆盖乡村、联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布局,促进县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该系统还与我省医保“村村通”、省非税电子票据等多个省级系统实现业务协同,应用模块涵盖乡村医疗机构的全部基本业务。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模块,能识别1100多种病例,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智能问诊、治疗方案、病历书写、合理用药等诊疗服务。AI影像处理模块,可对DR、CT、心电图等进行自动判读诊断,提供详细的诊疗建议。基层卫生一体化模块,集医疗、医药、医保为一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检查、病历、处方、药品追溯等流程和标准进行规范。基层远程医疗模块,使每个乡村都能享受到省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咨询、会诊、阅片等服务。基层运行监管模块,为卫健、医保、药监等部门提供规范管理、精准决策等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基层智慧医疗系统推广应用,配套制订工作流程,调整完善规章制度,推动智医系统更好融入卫生健康信息化体系。谢谢。

中国改革报记者

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工作方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

我们始终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己任。从医院、学校、家庭、社会四个层面,以组合拳的方式推进相关工作。

在医院层面,我们在两个院区都已开设出儿少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以及住院病房。此外还联动上海16个区精神卫生中心、全市儿童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打造“1+16”儿童青少年门诊网络和技术支撑体系。

在学校层面,我们与各级教育部门合作,积极推进医教结合机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建设“心理友好校园”。聚焦儿童青少年重点心理问题,设计了“致青春”系列青少年课程和教师课程。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活动。

在家庭层面,我们联合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学校,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理念与技能、消除污名化。开发“暖心护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APP,打造学生家长为主的自助互助“生态圈”。开设绿色通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快速、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社会层面,我们建立青少年学生科创教育基地,由脑科学家担任“科创导师”,培养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开展跨界合作,如与美术馆合作心理健康画廊、与音乐平台、音乐家等合作,打造流行歌曲和疗愈音乐项目等;与各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博物馆等合作,开发科普文创,还有上海大剧院等,都开创了很多的科普文创;与各大媒体共建宣传平台,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传播网络。谢谢。

四川日报记者

四川是人口大省,基于经济、人口、地理、疾病谱等实际特点,四川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特点、难点?四川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嘱托,聚焦“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目标,着力优化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首先是高位推动“压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连续7年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绩效目标考核,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其次是资源下沉“健体系”。全面推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六一体管理”和“六协同共享”,以及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促进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下沉,去年底,我们建成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302个,次中心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3.6%、17.3%,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提高到30%。

三是优化服务“提能力”。全省90家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数量居全国第3位,县域内就诊率达95.78%,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机构占比提升至80.7%,去年基层卫生人才总量、全科医生数、中高级职称比例实现“三提升”。

下一步,四川将以落实“两个体系”文件为重点,深入实施“锻长补短惠民”工程和“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基层基础设施补短”“基层关键设备升级”四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行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全面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据了解,河南省于2014年就启动了“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并于2021年升级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近10年,该项行动在推动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方面,形成了哪些有益经验?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

非常感谢您对河南卫生事业的持续关注。这十年以来,河南各级医务卫生人员作为“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的主力军,为志愿服务行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在其中也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省级带动,市县联动,大医引领,系统跟进。

一方面注重大医引领,以“头部示范”带动志愿服务全面开花。比如说我们组织像高传玉、高延征等为代表的“中国好医生、好护士”,还有河南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参与这项活动,在广场村口义诊、门诊带教帮扶、学校企业科普,满足了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与省城大专家面对面的咨询问诊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依托体系搭建,形成行业志愿服务“大部队”。于2018年成立覆盖省市县(区)的“健康中原行”志愿服务队,联合省文明办,经过多年发展,现有团队260支8221人。以省级示范、地市跟进的形式,在各个县区开展“健康中原行”。

据统计,近5年来,全省开展健康巡讲10.4万场,科普群众1.25亿人次,培训乡村医生、基层干部274.5万人次,培训家庭“明白人”1461万人次,发放科普读物、健康处方、实用工具等近4300万份,义诊群众1145万人次。通过坚持不懈的推进行动,锤炼了医德医风,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想请问朱烈滨先生,您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援和帮助,江西省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和安排?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朱烈滨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江西属于革命老区,经济水平偏弱,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升级、人才队伍下沉和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一是开展落实以基层为重点工作评价。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更多注意力、财力、人力、技术引向基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二是发展壮大基层人才队伍。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引才用才,特别是人才招聘、职称评聘方面的倾斜政策。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完成乡村医生岗位人才招聘计划,落实乡村医生编制保障。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扩优提质专项行动,新增一批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建成30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和300个基层特色科室,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开展基层医防融合专项行动。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推进“理念、职责、管理、队伍、服务、场所、流程、考核、绩效、信息”十方面医防融合。依托基层智慧医疗系统应用,建立诊前筛查、诊中随访、诊后管理服务流程,建立两慢病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引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全周期健康管理。谢谢。

四川手机报记者

请问通过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您感受到基层有哪些变化?还面临哪些实际的困难?作为专家,可以从哪些方面给予帮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福德

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的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比如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设备投入、学科建设方面,这使得基层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通过和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我也感受到群众更加重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主动了解各种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生活方式也更加科学合理。

当然,基层医疗仍然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从我所在的肾病领域来说,一方面这里缺乏临床经验(尤其是对治疗肾病新进展的治疗经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经验),另一方面也缺少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老师。

通过志愿服务,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基层解决一部分问题。带来新的医疗理念、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基层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诊疗难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每次活动,我们还会与基层医院医生建立了紧密联系,包括微信和电话,基于当地需要,后续可以为医生进修、疑难病例转诊提供绿色通道。而且现在的技术手段也很多,通过互联网医疗的远程视频会诊或者手术指导等,都可以持续发挥我们的作用。真正做到通过志愿服务,使基层长期受益。谢谢。

大众健康报记者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短板和不足,在志愿服务中将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如何通过帮扶为基层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

您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刚才周教授已经做了很好的阐释。

我认为在志愿服务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供帮助支持:

一是推动人才、技术、研究成果、管理模式等向基层下沉。比如组织专家志愿者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健康筛查、健康义诊等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妇女、还有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宣教以及健康指导、早期干预等等这样一些服务。

二是开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的培训。比如可以以志愿者结对等形式,对基层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预防、干预和治疗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现场以及远程培训,重点提升对心理危机的识别和预警能力,以及在当地开展健康教育的实战能力等。

三是推进“互联网+”精神卫生服务。组织专业志愿者开展面向居民的远程诊疗、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随访这样一些服务,引导基层卫生机构增加互联网诊疗服务项目。

四是提供便捷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可以将心理热线等志愿服务持续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补充,因为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可以打这个心理热线,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心理疏导和关怀通道。

在为基层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方面:

一是完善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管理人才和医技人才“组团”帮扶方式,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变“输血”为“造血”。

二是精准帮扶,瞄准基层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强化处理能力。定期指派相应专业志愿者到各对接服务点指导工作,为基层训练临床亚专业队伍,在专科里面还要分各种亚专业队伍。

三是建立覆盖基层的信息化系统。持续推动精神专科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的电子病历水平以及临床信息采集能力。

目前,我们也承担了“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分队的使命,我们将针对儿少心理问题识别和干预这样一个基层的痛点,分层分类开展滚动式的培训,提升基层和学校的能力,为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贡献我们专业的力量。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围绕“推进医疗志愿服务,守护群众健康”这一主题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围绕“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题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