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先生,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先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王永振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先生,省医保局副局长黄晓军女士,解读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并回答记者问题。

首先,请庄严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庄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养老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我省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的省份,老龄化率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未来10年山东老年人数量会快速增加,做好山东养老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省委、省政府把养老工作作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高站位统筹、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事业,全省上下同向发力,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山东养老工作位居全国第一。

去年,省政府分管领导围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省民政厅把养老服务纳入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重要内容,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形成了以《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引领,以《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为主的“1+3”系列政策文件。下面,我逐个文件进行解读。

一、《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三年行动计划》经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审议,于2023年12月30日印发。强化三个指标约束。聚焦“设施扩量”“服务提质”“体系增能”,提出了未来三年全省养老工作的发展目标,量化护理型床位占比、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等重点指标。谋划实施七大行动。聚焦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联动、医养康养融合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实施养老机构固本强基、居家社区扩围增效、医养康养提质赋能、农村养老提档达标、养老人才提升培育、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产业提速发展等“七大行动”,全方位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提档升级。提供四项政策支持。聚焦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养老金融、土地规划4个方面,将养老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县级以上政府全部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符合条件的养老项目优先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鼓励利用闲置资源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简化审批手续,5年内按土地原用途适用过渡期政策。

二、《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助餐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聚焦老年人“一餐热饭”,省民政厅联合10部门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暖胃又暖心”的助餐服务。从建设运营上,通过依托配建一批、辐射带动一批、新建改建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根据老年人群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和年龄状况,分类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实行差异化优惠,多元化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从资源配置上,通过党组织领办、企业连锁运营、慈善志愿参与等方式,统筹多方资源,打造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服务模式,推动老年助餐可持续运营。从综合监督上,坚持质量为本,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政策集成上,从设施场地、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统筹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对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给予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享受水电气暖居民生活类价格和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三、《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人才队伍是关键。省民政厅等10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有: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支持院校设立养老专业,符合条件的给予80万—100万元奖补。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本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拓宽人才队伍来源,对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的院校毕业生,给予1万—2万元入职奖补。优化职称评审方式,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单独分组评审。强化人才队伍激励,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齐鲁和谐使者”选拔,入选者纳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将养老服务人才纳入“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选拔范围,推荐参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实施稳岗就业支持,落实创业岗位开发补贴、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企业可申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最高3000万元。

四、《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

质量是养老服务的生命线。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综合监管一件事”部署要求,省民政厅等20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对象、部门职责、监管事项和监管方式,这也是我省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实现监管部门和对象全覆盖。着眼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登记、运营、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明确了20个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建立与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的登记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监管事项和场景全流程。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明确了25个具体监管事项。强化监管手段和方式协同化。突出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标准化监管等手段的应用,整合共享多部门执法检查信息,实现违法线索互联、处理互认。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和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方力量,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抓好文件落实落细,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陈琛: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请问围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方面,我省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志毅:

做好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事关失能老年人福祉,事关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近年来,省民政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兜底保障,优化多元供给,有效满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护理型床位建设任务纳入省委常委会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谋划推进。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提出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70%以上的发展目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每张新建护理型床位补助8000-12000元,对机构收住失能老年人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3600元运营补贴,引导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

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健全特困老年人供养制度,“十四五”以来稳步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并建立起自然增长机制。相比2021年,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平均标准增幅均超过12%,半护理、全护理特困老年人照料护理费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437元至844元不等。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7%,超额7个点完成国家规定任务。完善困难失能老年人保障制度,对困难失能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16市全部建立起为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惠及约13万名老年人。在全国率先开展困难失能老年人免费集中托养试点,推动供养对象由特困向低保拓围扩面。建立失能等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重度残疾护理补贴惠及128.3万人。

三是增加服务供给。增加专业照护床位供给,优先发展护理型、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总量达到33.4万张、占比74%,超额19个点提前完成国家任务。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增长到962家,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的611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增加家庭照护服务供给,“十四五”以来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3万户,建设家庭养老床位5.8万张,为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谢谢!

 

人民网记者:

老年助餐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深受老年人欢迎。但推进老年助餐可持续发展也是一项难点工作,请问围绕这方面省民政厅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志毅:

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既是事关老年人个体的“关键小事”,又是事关老年人群体的“民生大事”。下一步,省民政厅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一方面,从设施场地、税费优惠、财政补助、人力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级统筹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并推动各市围绕老年助餐设施利用、餐食配送服务、困难老年人就餐差异化补助等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持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努力打造“暖胃又暖心”的老年助餐服务口碑。

二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在核算经营成本、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对老年助餐实行价格优惠,降低老年人用餐支出。支持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大型餐饮企业连锁化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加工、分散配送,降低运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三是推动多方力量参与。发扬山东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孝善传统优势,引导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慈善捐助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探索“服务积分”“志愿+信用”等模式,培育发展老年助餐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服务记录、评价和激励机制。

四是引导家庭尽责共担。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庭形成正确的观念,合理负担就餐费用,或通过参与老年助餐志愿服务、捐赠米面粮油等方式,进一步履行家庭责任,弘扬孝老美德。

谢谢!

 

中宏网记者:

省级财政在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步将如何推动计划有序实施?

 

王永振:

谢谢您的提问。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省财政不断加强资金保障、优化政策供给,全力推动我省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落实投入责任,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重点内容,持续加大投入,2021年以来累计安排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对上争取,获得国家奖补资金1.9亿元,我省6市入选中央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试点和提升项目,支持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和发展高地。

二是推进资金整合,提高统筹保障水平。对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百岁老年人长寿补贴、老年人优待补助4项资金进行整合“打包”,“切块”下达市县,由各地结合实际统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基层养老服务需求。同时,重点向老年人数多、财力相对薄弱、养老服务绩效好的地区倾斜,充分调动市县发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近年来,我们持续实施养老服务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项目绩效跟踪机制,不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和运行监控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金分配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明确了我省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对此,省财政厅联合省民政厅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和绩效评估,着眼构建支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聚焦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了省级资金重点支持的15项政策项目,已全部纳入三年行动计划。从资金保障看,省级财政积极优化支出结构,支持推进政策调整优化和协同高效,更加注重兜底保障,推动养老服务公平可及;更加注重资源统筹,助力养老服务发展提质增能;更加注重引导激励,调动市县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提升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服务水平。

下一步,省财政将以政策调整为契机,联合有关部门细化完善省级养老服务资金补助政策和实施意见,指导市县落实保障责任,优化支出结构,及时、足额安排养老服务发展所需资金,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推动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请问,我省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衣军强:

长期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就业创业服务、技能人才培养、职业空间畅通等方面持续加力,为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持续加力。加大技工教育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各类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省210所技工院校中有108所院校开设护理专业,在校生超过2万名。加强技能培训载体建设。支持市场主体开办养老服务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民办培训机构参加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家庭服务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每年认定一批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并给予一次性奖补。加力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将养老护理员等相关涉老专业纳入我省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参加养老护理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2023年全省开展养老护理员补贴性培训20469人次。

二是在就业创业服务上持续加力。开展专项公共招聘服务活动。依托“就选山东”校园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服务月等公共招聘平台和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组织养老服务行业专项招聘活动,提供岗位对接、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突出村居公共养老岗位供给。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开发养老护理、长者食堂协理员、老年幸福院服务等公益性岗位2.1万个,安置上岗1.9万人,岗位待遇统一实行政府补贴,并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或由政府统一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落实系列就业创业普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企业可以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就业政策;对当年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养老服务小微企业,可以发放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类小微企业在享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基础上,可以申请“创业提振贷”等金融产品,最高1000万元贷款。

三是在职业空间畅通上持续加力。优化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优化职称评审方式,健全养老服务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阶梯。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时,可对护理人员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对养老机构中的非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按从事工作参加工程、财会、档案等职称评价,也可参加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评价,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职业技能人才等级评价。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技工院校按规定开展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2023年评价发放养老护理员证书11332本。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设置体系,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更好激发技能人才活力。将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纳入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技能人才能力水平提升。

谢谢!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医疗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医养结合服务作为健康养老的重要内容,我省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

 

徐民: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省医养结合工作的关注,正如您所讲,医养结合是健康养老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健康问题是广大老年朋友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健康老龄化一直是卫生健康系统的责任所在。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我们认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以满足老年人医养健康需求为目标,以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强制度创新,优化路径设计,扩大服务供给,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2023年底,我省高质量通过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评估验收。

在居家社区医养供给方面,积极发挥家庭医生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开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五保障四优先四重点”健康服务。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中高级包参考目录》,规范提供健康管理、就诊指导、用药指导等服务。目前,全省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35万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86.3%。同时,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目前,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达1.5万家。

在机构医养供给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区域总量不作规划限制,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目前,全省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962家,居全国第一。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入住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老年医疗供给方面,加快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全省已设置老年病医院40家、康复医院74家、护理院(站)116家;有368家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809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实现县域全覆盖。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全省已有509家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年服务近6万人次。围绕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管理、老年友善服务、老年友善环境等四个方面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省有605家综合性医院、47家康复医院、72家护理院和203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总占比86%,老年人就医更加便捷。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老年人健康需求,持续强化举措,加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鼓励相关机构开展居家社区延伸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谢谢!

 

新黄河记者:

据了解,山东省正在大力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也提出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居民,请问这项制度的推进情况和成效如何?

 

黄晓军:

长期护理保险主要保障长期失能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费用,其中,重度失能人员是重点保障对象,可以为其提供压疮护理、鼻饲管置换、翻身叩背排痰等医疗护理服务和协助进食、移动翻身等日常生活照料。我省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且老龄化进程快,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省大力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保障群体不断扩大。在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截至去年年底,15个市已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78万人,位居全国第一。二是医疗和护理需求得到同步保障。针对失能人员护理服务需求,采取了医疗机构“专护”、护理机构“院护”和居家护理“家护”等服务形式,提供兼顾医疗和护理需求的整合式照护服务,失能人员在不同服务形式下发生的费用,按规定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中支付。三是切实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负担。根据筹资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居民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80%左右,同时,为失能人员提供了专业化医疗护理服务,提高了生活质量,积极推动扭转失能人员家庭面临的“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局。2023年,全省已为21.51万名失能人员支付长期护理费用19.79亿元。四是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坚持公立、民营一视同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范围,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医、养、康、护”深度融合。同步带动了医护设施、康养设备、辅助器具等“银发经济”快速发展,对拉动就业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部门职责,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和受益面,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陈琛: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民政厅办公室杨园园,联系电话:0531-5178126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来源:国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