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法汇】欢迎您!

最高检厅长访谈:依法履行惩治职务犯罪检察职能 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

医疗纠纷专家辅助人

截屏2025-02-12 下午3.22.21.png

截屏2025-02-12 下午3.22.37.png

[主持人] 为迎接2025年全国两会,集中展示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展望检察机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检察日报社联合组织高检网、正义网开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活动。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张厅长,欢迎您的到来!

[张晓津]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在履行惩治腐败犯罪职能、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哪些成效?

[张晓津] 检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能部门。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犯罪职能作用,强化有力配合、有效制约,以高质效履职办案服务反腐败工作大局。

主要的成效:一是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惩治力度。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职务犯罪2.3万余人,同比上升33.9%。最高检受理国家监委移送起诉原中管干部45人,指导地方检察机关对42名原中管干部提起公诉,其中包括孙志刚、王宜林、李再勇等30名原省部级干部。

二是协同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助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1100余人,起诉国企职务犯罪2819人,起诉能源领域职务犯罪450人,起诉基建工程领域职务犯罪1300余人,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全国检察机关围绕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治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62份。

三是依法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增强群众获得感。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2727人,同比上升1.6倍;起诉乡镇、村组织人员职务犯罪1159人,同比上升48.2%。指导地方检察机关对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吕梁永聚煤业火灾事故、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中涉嫌职务犯罪的31人提起公诉。

四是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斩断“围猎”与被“围猎”的利益链条。在保持对受贿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依法严惩行贿犯罪。2024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起诉行贿犯罪2772人,同比上升20.2%。继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联合发布两批次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后,2024年再与最高法院共同发布依法惩治行贿犯罪典型案例、追缴和纠正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典型案例。

五是适应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要求,依法惩治新型、隐性职务犯罪。近年来腐败行为翻新升级、更加隐蔽,呈现腐败主体隐身化、行为方式间接化、权钱交易民事化、利益输送市场化等新特点,给司法认定带来挑战。检察机关坚持“三个善于”,深刻领悟法治精神,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推动依法惩治。如对通过行贿人代持、签订虚假买卖协议、收受或购买原始股获取预期收益等行为,从本质看是否属于权钱交易,对符合刑法规定的,依法认定为受贿犯罪。

[主持人] 党中央强调,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2024年检察机关相关办案数据均有上升,体现了协同整治成效。请介绍一下检察机关有哪些重点举措?

[张晓津] 检察机关坚持把协同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作为服务反腐败工作大局的重要方式,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工作协同,助力深化整治相关重点领域腐败问题。

一是依法办好重点案件,巩固整治成果。如依法起诉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王用生、李吉平,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红力,中石油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中海油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新华人寿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等一批重大案件,通过案件的办理进一步传导依法坚决整治相关领域腐败的信号。

二是加强案件原因特点分析,促进更加有效惩治相关犯罪。如结合240余件金融领域重点案件开展专项分析,针对这类案件以受贿为主,并伴发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洗钱等犯罪,提出加大打击力度、坚持贪贿和渎职并处、统筹全链条监管等意见建议,送有关方面参考。针对重点领域新型、隐性腐败案件多,加强对股权类受贿、理财类受贿、商业机会型受贿等疑难复杂问题研究,促进明确法律适用规则,统一执法司法标准。

三是结合办案制发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在高质效办好案件同时,有针对性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促进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行业治理等。如黑龙江哈尔滨检察机关在办理中石油哈尔滨分公司加油站工作人员作弊套取加油款系列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多家加油站管理不规范,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完善公司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主持人] “蝇贪蚁腐”,其害如“虎”。“蝇贪蚁腐”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明显。检察机关如何依法严惩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

[张晓津] 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也是保护民生。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依法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如配合监察机关深入整顿医药领域乱象,依法惩治“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犯罪,推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24年1月至11月,起诉医疗领域职务犯罪1800余人

再比如,持续抓好最高检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公司制发的第九号、第十号检察建议跟踪落实工作,巩固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成果。河北检察机关办理的某粮食企业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某某等三人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一案,涉案金额1亿余元,检察机关高质效开展工作、积极推动涉案财物处置,助推2900余万元涉案款物返还被害单位。同时,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制发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检察建议,涉案单位认真整改落实。

[主持人] 2024年3月28日,“两高”首次联合发布了依法惩治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彰显了司法机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坚定立场。请介绍一下检察机关是如何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大行贿犯罪惩治力度,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利益链条的?

[张晓津]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检察机关持续抓好落实。2024年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依法从严惩治行贿犯罪。抓好最高检《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坚持把巨额行贿、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以及在重点领域行贿等作为惩治重点,强化与监察机关、审判机关的配合制约,加大打击力度,形成严惩行贿的强大震慑。

二是联合制发惩治行贿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检继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联合发布两批共10件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后,2024年3月联合最高法院发布8件依法惩治行贿犯罪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审判机关高质效办理行贿案件。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监委、检察院联动发布相关典型案例,促进形成惩治合力。

三是推进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强化对行贿犯罪利益链条整治,各地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工作,办理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案件。在梳理各地案件的基础上,最高检、最高法院于2024年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发布了6件“追缴和纠正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典型案例,指导做好相关工作。

[主持人] 反腐败斗争是总体战、系统战。检察机关如何落实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要求,共同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张晓津] 检察机关积极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协同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监检办案衔接和配合制约,共同确保办案质量,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一是以有力配合、有效制约保障高质效办案。2024年1月至11月,最高检依法办理国家监委商请指定管辖案件400余件,有效保障监察调查与司法管辖之间衔接顺畅。全国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委办理职务犯罪案件1.4万余件(约占受理审查起诉数的55%),同比上升约25%;审查起诉阶段退回补充调查1000余件,同比上升43.4%;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1500余件

二是协同推进执纪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如配合做好监察法修改工作,监察法修正草案起草过程中,最高检认真总结研究提出意见,并派员参与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组织的监察法修改座谈会,相关建议获采纳吸收。配合做好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意见的研究修订工作。会同最高法院研究制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起草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管辖、量刑指导等规范性文件,目前正在报批或进一步完善中。

三是健全同堂业务学习培训机制。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办案中的新问题新特点,2024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最高检职务犯罪检察厅、最高法院刑二庭首次联合举办“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能力提高班”,全国各级监检法共315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辽宁、内蒙古、浙江等20余个省区市组织同堂业务培训,共同提升办案能力,促进统一办案标准。

[主持人] 2024年10月11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原副市长李传良贪腐案被公告,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据了解,该案是最高检指导黑龙江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李传良提起的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案,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在充分利用好法律武器,积极参与反腐败追逃追赃方面,检察机关还做了哪些工作?

[张晓津] 李传良违法所得没收案涉案金额逾31亿元,系全国涉案金额最大的职务犯罪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在该案的办理中,一是坚持在中央追逃和跨境办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检察一体优势,强化统筹协调和对下指导,有效推动案件办理进程。

二是加强监检衔接配合,就案件整体认定思路以及区分财产属性分清违法与违纪财产、以确定数额提出申请没收意见等重点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针对犯罪事实性质认定、程序适用、违法所得追缴等提出补查意见。

三是推动违法所得应追尽追,该案办理中追加认定李传良违规干预、插手工程建设,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3100万余元涉嫌滥用职权罪的事实,并依法提出没收申请。

四是紧抓关联案件不放,不给腐败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近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李传良案关联犯罪37件4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亿余元。10:28:20

过去的一年,检察机关深入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战场,持续开展‘天网行动’,加大追逃追赃力度”的部署要求,协同做好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相关工作。截至2024年12月15日,检察机关对21名外逃腐败官员作出逮捕决定。对12名外逃归案职务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其中“红通人员”8人。积极适用刑事特别程序,对12名逃匿、死亡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提出违法所得没收申请。

[主持人] 明年将开展第五轮反洗钱国际评估工作,贪污贿赂犯罪是洗钱犯罪的七个上游犯罪之一,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对涉腐洗钱犯罪的惩治?取得哪些成效?

[张晓津] 检察机关持续落实国家监委、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加强反洗钱协作配合的意见》,加强协作配合,增强惩治合力。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腐洗钱犯罪890件955人,同比分别上升37.6%、39.4%主要做法: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转变办案理念。自觉把办理涉腐洗钱犯罪放在维护国家安全大局中统筹把握,高度重视办好相关案件,切实转变“重上游犯罪、轻洗钱犯罪”的办案理念。

二是加强协作配合,落实“一案双查”。在提前介入监委调查案件时,同步审查洗钱犯罪线索,发现被调查人涉嫌洗钱犯罪的,及时向监察机关提出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案件定性等意见建议;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遗漏洗钱犯罪罪行或“他洗钱”犯罪线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自洗钱”案件,经征求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意见后一并提起公诉,对于“他洗钱”犯罪线索,依法移送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

三是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开展补侦追诉。加强对涉腐洗钱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和审判活动的监督,对于复杂、疑难或有重大影响的洗钱犯罪案件适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依法全面客观收集固定证据。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开展自行补充侦查,补强证据,精准指控洗钱犯罪。

四是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完善社会治理。在办理涉腐洗钱犯罪案件中,发现涉案单位等存在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的,积极与涉案单位沟通联系,分析原因,并结合案情制发检察建议,实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主持人] 2024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会议召开,这是2018年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以来召开的第一次职务犯罪检察条线工作会议。2025年,职务犯罪检察部门如何落实会议精神和要求,推进新时代新征程职务犯罪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晓津] 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工作会议明确任务的落实,积极为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贡献力量。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决落实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反腐败工作大局谋划推进工作,在履职办案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严格依法办案,以高质效办案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刻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充分履行惩治腐败犯罪职能,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聚焦高质效办案,编发新型、隐性职务犯罪指导性案例,修订《常见职务犯罪罪名证据指引》,推动联合印发《职务犯罪常见罪名量刑指导意见》。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协同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监检衔接工作机制,协同修订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意见。加强检察侦查案件内部配合制约。持续优化职务犯罪检察管理指导机制。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积极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贡献力量。按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协同整治重点腐败问题,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强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积极参与反腐败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

五是抓实能力建设,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职务犯罪检察队伍。加强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和人才库建设,发挥好在案件办理、经验传承等方面示范作用。按照最高检刑事检察工作指导小组任务分工,开展优秀刑事检察文书评选。强化办案实战训练,加强同堂业务培训力度。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主持人] 好的,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张厅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各位网友关注。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广安观潮 |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下一篇:聚焦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跟进监督 促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统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