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法汇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法汇

近日 #医院回应试管婴儿被弄错# 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当日阅读量高达1.7亿。
11年前,陈冬(化名)与前妻因婚后不育,在安徽某三甲医院通过试管手术生下儿子小轩。8年后,他们意外发现小轩与他俩并无血缘关系。
据媒体报道,诉讼期间,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过错与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鉴定报告称,根据现有材料,小轩在生产过程中抱错的可能性极低;医院在胚胎冻存中存在编号重复、胚胎解冻记录不完善、未能体现核对过程等问题,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明确,但相互之间有高度盖然性。
2022年11月,法院一审判决,医院对陈冬和前妻主张的损害后果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4万元。
已经60岁且年收入超百万的陈冬并不在乎赔偿款,他只关心两个问题:小轩的亲生父母在哪? 他和前妻有没有胚胎,若有,在哪 ?
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从媒体报道的整个事件来看,医院存在过错是比较明显的。2001年8月2日施行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供精人工授精医疗行为方面的医疗技术档案和法律文书应当永久保存”。
本次事件中的医疗机构在胚胎冻存中存在编号重复、胚胎解冻记录不完善、未能体现核对过程等问题,在实施人工授精手术时,出现胚胎植入错误。不仅档案管理违规,亦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
2月17日,该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在对陈冬当面回复时认为,孩子实际是由陈冬和其前妻抚养长大,没必要计较是否亲生。“人生就这几十年,到最后就都豁达了。很多家庭抱养孩子,人家都很开心的。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孩子养这么大了,我会很高兴的。”
这段回复一经媒体公开报道,又再次将舆情引向风口浪尖,成为新的热点!

目前,新媒体行业像“个体户”一样,为流量拼得你死我活的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说。对于医疗行业而言,已经到了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的媒体部门与新闻机构、个人媒体交相辉映的融媒体时代,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共同形成了一个媒体融合的生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网络舆情事件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网民既是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围观者,出现了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现象,呈现出多元化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裂变式传播的新趋势,由此对医疗行业的舆情危机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缺乏同理心,回避责任是舆情危机处理的大忌,尤其是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推诿责任和隐藏信息都有可能使危机进一步扩大。民众关注的往往是医疗机构对危机事情的态度,一个良好的沟通态度更容易博得公众和媒体的谅解和欣赏。
医院的管理者要承担起风险管理的责任,妥善的处理好危机,并制定出针对医院内部、公众、政府、媒体等各方面的危机处理策略。危机中可能隐藏着机遇,处理得当的危机事件更是有可能成为一个提升医院形象的机会。只有本着面对危机不逃避、不抗拒,坚持做好充足准备、主动沟通的态度,才能把损害降到最低。

(本文系医法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